多數常見的染髮劑都是「化學合成染髮劑」,它們的染色素是對苯二胺的衍生物,以及 o-phenylenediamine 、 m-phenylenediamine 、 o-aminophenol 、 p-aminophenol 、 m-aminophenol 等。當然也有訴求天然的「植物性染髮劑」及「礦物性染髮劑」。
植物性染髮劑常見的成分是指甲花、甘菊花、胡桃外殼、檳榔樹果實等,這些從植物中萃取的染劑比較無害,但染髮的色澤通常較不自然,而且顏色選擇少。為了使色彩多樣化,市面上有些標榜「植物性染髮劑」的產品,實際上還是會違法添加對苯二胺或礦物性染髮劑。
礦物性染髮劑則以銀、銅、鉛、鐵、鎳、鈷、鉍、錳、鎘等金屬化合物,透過頭髮角蛋白中的硫元素與金屬發生反應,達到染髮效果。但目前銅、鉛、鎳、鈷等對人體可能造成毒害的染髮劑已經被很多國家禁用。
所以關於天然這件事,其實道理很簡單。如果天然可以效果非常好,當初還有必要發展化學的產品嗎?染髮的天然成分的限制就是比較多,如果你想要追求天然的染髮,那就要有心理準備,染髮的效果一定比較不持久,而且顏色的選擇也比較少。如果能夠又持久、顏色選擇又多,那你就要心存懷疑,這是不是添加了化學染髮劑囉!
染髮會致癌嗎?對人體有什麼影響?
新聞上不時可以有人看到長期染髮得到肝硬化、染髮容易誘發膀胱癌的訊息。究竟染髮會不會致癌?對人體有什麼影響?事實上,染髮劑中的成分是否對人體產生危害或致癌,和劑量與接觸時間,以及個人是否對染髮劑的成分過敏有關。染髮劑的成分中最具爭議的對苯二胺( PPD ),有多項研究顯示在動物實驗中會導致膀胱癌,以及泌尿道、肝臟、皮膚、乳腺、前胃、甲狀腺及淋巴系統的癌症,頭皮是毛囊最多、最密集的地方,染髮劑的成分容易透過毛囊引起過敏反應,出現紅斑、搔癢、水泡、皮膚潰爛及過敏性皮膚炎等症狀,使用染髮劑時應盡量避免沾染至頭皮,同時也盡量不要染眉毛、睫毛、鬍子位置。